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习近平提出这些主张
新能源虎视眈眈水电挤压火电的剧情正上演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水力发电的地位日渐增强。
继去年底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鲁地区煤炭消费量较2012年减少8300万吨等目标后,近日针对工业领域的节煤计划也已内部下发。然而,在市场供需形势未有明显好转的背景下,环境约束不断加强,煤价仍面临下行压力。
据悉,到2017年,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四大领域将节约煤炭消费8000万吨以上。目前,大同、朔州、阳泉、长治等多数煤企仍未恢复正常生产,产量下降明显。分析指出,由于需求低迷,市场成交量少,煤价以稳为主。尤其是,在部分地区,目前仍有大量煤炭产能正在释放,超能力生产的现象仍未彻底杜绝。3月2日,最新发布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为81.32点,与上期持平。
分析认为,随着市场和政策对过剩煤炭供应的挤出效应不断加强,供需形势难以好转,今后煤价仍面临下行压力。今后一段时间,煤炭价格仍将承压。过剩行业化解困境是个慢功夫,不能操之过急,煤炭行业现在所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
煤炭在困境中被动改造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煤炭消费量首次出现下降,全年消费量或仅维持在36.5亿吨左右的水平。山西省内煤炭外销以及包括陕西等等省份的过境煤炭可以多样性选择线路缩短运距,不比像以前一样必须从固定的出省口运输。龙头煤企、行业协会与与下游企业的积极协商对话,为煤炭企业争取有利条件。煤炭行业内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一是价格竞争,除却直接降低价格吸引客户外,煤企也利用时间差,地域差造成短期市场空缺调整售价,并利用期货等金融工具去锁定价格风险。
资源税改后负担仍然较重税改财税[2014]72号文件的下发宣告煤炭资源税改革成功,也宣告了收费基金清理相关工作基本完成。煤炭消费增长乏力甚至倒退,市场空间上可触顶。
当前困境中,这些旧的落后不科学的不合法的存在都难以为继,行业现状倒逼整个煤炭链条全面改革。山西中南部铁路开通以及与西安局铁路线的联通,也为优质晋南、渭水的煤炭东销开辟了道路。煤炭行业正在向着市场化、规范化的良性方向发展,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更有利于去除腐败滋生的温床。生产过剩尚未消除,在建产能规模投产临近,而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煤炭消费呈现负增长,产能建设和消费增速严重不匹配。
全面竞争可以促进市场参与主体打好内功,刺激企业优化升级、开源节流,增强抵抗力,适应性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外部,政府支持煤企转型发展,加强煤电联营,参股控股发电公司。煤炭行业整体税负水平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主要产煤省份财政对弈有一定依赖。煤炭行业已经在困境中整整挣扎了三个年头,但是直到现在,仍然不能断言何时才是底部。
旧的问题正在解决,新的挑战也在继续。目前,有个别地方小小头费用尚未完全清理,而一些与资源税使用方向及征收意义重叠的费用也仅是暂时性取消。
山西煤炭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内蒙古、山西、陕西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区域,过去一年中,分别完成9.08亿吨、9.77亿吨和5.11亿吨的产量,其中内蒙古产量比此前一年减少11.9%,而其余两省则增长1.47%和增长3.6%。按照目前的公示的资源税率和洗选煤折算率,主要产煤省税率制定较高,且个别省份的煤企支付的税费成本甚至要要高于水改之前水平。
资源税改的条件是维持企业前后负担水平相差不大,维持地方合理的财政收入。五是策略竞争,强化局部供需研究,加强市场信息跟踪和竞争企业监测,适时针对性变革和优化资源配置。二是渠道竞争,企业向外拓宽客户范围,煤企也在积极利用交易中心这类电商平台增加销售。在经过连续两年的救市政策之后,山西省再出台改革政策,全部撤销省内煤炭、焦炭公路检查站、稽查点,全部取消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票据,使得山西地缘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竞争升级展现十八般武艺竞争是市场永恒的主题。三是产品竞争,配煤洗选是企业优化成本的手段之一,煤企正在对应增加适应下游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方案,提高货物品质和客户满意度。
山西公路煤炭物流成本大幅降低,直接砍掉了一部分行政收费和经销差价,再次则是运销手续的简化,企业和企业可以直接签订供货合同。煤炭行业的脱困政策和改革措施正在深入推进中,既需要时间过渡,也需要多方配合,而企业去适应市场现状和政策变化也需要一定时间。
煤炭是传统行业,传统在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而是代表经营模式单调、观念意识落后、市场机制欠缺、地方利益众多等等老旧问题的。政策脱困和市场手段两手紧握国务发改委已经连续二十多次组织相关行业企业召开煤炭行业脱困会议,并协调国家有关部分尽快出台配合政策,有效帮助了煤炭企业过渡难关和缓解了行业困境。
除此之外,油价降低是也是公路煤煤炭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原因。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和改革,直到目前,市场化的煤炭行业才算是基本改造完成。
内蒙古煤炭资源税率9%为最高,山西8%居其次,其他省份在2%~6.5%不等。煤炭行业当下还面临信贷和还债困难、价格下行促发电价联动机制以及有雾霾蔓延而引发的舆论压力等问题。四是服务竞争,除却维持良好的结算优惠和供货条件外,煤企也像上下游整合供应链,定制化的供货服务正在兴起。煤炭行业在未来十三五中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从安全生产、合理布局、科学产能、优化配置、体制改革、清洁发展、总量控制、减少雾霾等等多个方面发力,推动煤炭行业升级发展。
国内煤与进口煤的竞争、省际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民营财力与国有资本的竞争正在不断深化。除此之外,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份额份额不算增加,尤其是水电和电力远距离输送对煤炭的影响尤甚,过去的一年深有体会。
笔者认为,在煤炭行业中,如若宏观调控及政策指引能主动迎合市场的力量,两手抓改革两手促发展,唤醒市场机制重新生效,或可加速煤炭行业脱困进程。煤炭行业此前税费负担过重,而税改后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已然包含在资源税中,换句话说,在资源税中,除却本身资源使用代价和环境成本外,仍旧需要支付一部分历史成本和社会成本
这意味着2015年煤炭行业脱困工作的重点将放在消化过剩产能、遏制超产能生产等层面上,通过改善市场供需关系,最终实现煤炭价格的平衡。这种转变将促使虚高的内贸煤价格泡沫破灭,并使得价格机制在调控市场供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低价对效率低、成本高的煤企形成挤出效应,同时遏制进口煤市场规模的过度扩张。
即便如此,当前进口煤的价格优势依然存在,因此套利交易仍将压制期货盘面。国际煤炭市场颓势难改受中国煤炭采购需求下滑、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国际煤炭价格从去年5月以来持续下行,跌幅超过30%,并且刷新了自2008年以来下跌趋势中的低点纪录。以CCI1和CCI8指数为例,在去年四季度,我国内外煤价差由零急剧扩大至45元/吨以上,吸引套利者蜂拥而至,采购进口煤至国内销售,对动力煤期货盘面构成较强的利空效应。随后,国内动力煤现货价格也在四大煤企松口之后逐步下跌。
综上所述,在需求低迷、库存高企等基本面缺乏改善的情况下,动力煤期货的下跌趋势难言结束。对于供给过剩、需求低迷的煤炭市场而言,横盘整理并不意味着下跌趋势接近尾声,套利交易将驱使动力煤期货价格继续下跌。
据持仓排行榜显示,近期动力煤期货主力1505合约前20席位的净多单数量持续减少,并再度转为净空持仓。截至2月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510元/吨,连续第七周下跌,较去年底累计下跌15元/吨。
近期国际原油大幅反弹,但动力煤期货市场却上行乏力,昨日主力1505合约放量增仓下跌,盘中最低触及462.8元/吨,刷新该合约上市以来的最低纪录。然而,由于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尼等主产国的煤炭生产商没有大规模停产或减产的计划,世界煤炭需求又停滞不前,因此预计2015年国际煤炭市场颓势难改。